棉田芳泽天下暖

——记冯泽芳院士

发稿时间:2024年06月13日来源:天博官网作者:董维春

今天,天博官网隆重颁发“冯泽芳奖学金”,首先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冯泽芳院士及其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会邀请我讲讲冯泽芳的故事,我感到非常荣幸。当我1982年跨入南农校门时,开始听说冯泽芳先生,当时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仅仅知道他是棉花教授潘家驹先生的老师。近十年从事农业教育史和南农校史研究,包括冯泽芳在内的南农“大先生”们,如同一本本鲜活的教科书,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增添了我们作为南农人的骄傲!他们扎根中国大地取得的科学成就,奠基了南京农大的世纪辉煌;他们以解决国民“温饱问题”为己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丰富了“诚朴勤仁”校训,他们践行了“强农兴农”使命。

冯泽芳(1899-1959)

金善宝先生曾说:“人们提起冯泽芳,就会想到棉花;提起棉花,就会想到冯泽芳”。这是对一位农学家的最高评价,“把一个人与一个作物划上等号”,绝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获此殊荣。在南农“大先生”中,能够与之媲美的,还有植物学家胡先骕、动物学家秉志、小麦遗传育种学家金善宝、大豆遗传育种学家马育华、杂草学家李扬汉等,可谓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走近冯泽芳,这是一部宏大的叙事。在南农校园网“南农故事”栏目,有《天博体育官网天博TianBo》专文;在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传记书系中,有《天博官网》专集;在南农校史及中国农科院院史中,也有关于冯泽芳的专门介绍。要讲好冯泽芳的故事,我们必须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了解中国人衣着原料演变史,了解中国近现代棉花科技发展史,才能更好地定位冯泽芳先生开创性工作的历史功绩,今天的学子也才能更加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


一、中国人的衣料史:从蚕丝麻布到棉纱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并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中国素以“华夏”自称,这既有地理层面的含义,也有文化层面的含义。就文化层面而言,很大程度上与服饰有关。《天博体育官网天博TianBo》有言,“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也就是将帽子和衣服之美称作“华”,将人口众多的礼仪之邦称为“夏”。那么,中国古代人衣着的原料主要是什么呢?

诸葛亮《天博官网》里有这样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即“庶民”,指平民百姓,或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他们穿着用葛或麻纤维为原料织成的衣服。与“布衣”相对的是,富贵人家穿的是绫罗绸缎。我们去除动物皮毛类衣着,可以根据纤维来源,把中国古人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穿着以蚕丝为原料的贵族,一类是穿着以葛麻为原料的平民。那么,中国人什么时候才开始穿棉花纤维原料的衣服呢?

在全球五大天然纤维“棉、麻、毛、丝、竹”中,棉纤维是唯一随种子生产而来的纤维,具有吸湿性强、透气性好、保暖适温、穿着舒适、不产生静电、防透视等优点,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再生的纺织纤维材料。今天,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2014年出版了一本影响较大的学术专著《天博官网》(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很多从事棉花研究的学者案头都有这本书。我把该书关于中国棉花的内容摘录如下:

棉花并不是中国本地作物,传统中棉是从印度传来的。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人已经知道了棉花,但在以后的1000年里,棉花并没有传播到最初引进棉花的西南边疆以外的地方。14世纪,棉花取代了中国人制衣用的纤维原料苎麻。17世纪,中国的男女老幼几乎都穿着棉布衣服;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南方农民将北方原棉及自种原棉生产成纺织品,再卖回到北方。18世纪,中国人口达到4亿,棉花产业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棉纱制造业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1937年,中国在棉纱和棉纺织品上再一次自给自足,棉花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产业,上海正在迅速成为远东的曼彻斯特。

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历史脉络:在汉朝,棉花已经从印度传到中国;在唐朝,棉花还仅在云南一带种植;直到元朝,棉花开始取代苎麻;明朝时,中国人已经普遍穿棉布衣服,并形成了南北棉花贸易;民国初期,中国棉花产业达到了高峰。那么,这个棉花产业“高峰”又是如何形成的?

打开洋务运动史和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史,我们可以简要梳理出清末民初的中国棉纺史和植棉史。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积极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促进了包括棉纺业在内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洋务派重臣张之洞提出:“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三事,而农务尤为中国之根本”。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一批庚子赔款生在美国成立了中国科学社,提出了“科学救国”理想,促进了现代农业科学的引进和现代作物育种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务学堂向现代大学办学模式的转型。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低价倾销“洋布”,对中国手工纺织业“土布”市场造成了严重打击。1878年,彭汝琮呈贴南洋大臣沈葆桢和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了上海机器织布局,1890年投入生产,1893年遇大火焚毁。1894年,李鸿章派盛宣怀赴上海规复,改建为华盛纺织总厂,主要目的是“销分洋商之利”。1894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北调参加甲午海战,湖广总督张之洞署理两江。战败后,1895年中日签订了《天博体育官网天博TianBo》,其中有允许日本人在内地设厂条目。张之洞对这个近乎亡国的条约痛心疾首,他想自己捷足先登创办棉纺厂,计议在长江口南北的苏州和通州各办一厂,苏州厂由陆润庠承办(即苏纶纱厂),通州厂由张謇承办(即大生纱厂),两厂均于1897年出纱。此后,张謇在通州大兴垦牧事业,为此后美国陆地棉引进及中美棉花杂交研究建立了基础。

天博官网的三个办学起源,都是中国较早开展现代棉花育种的机构之一。1914年成立的私立金陵大学农科,开创了中国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的先河,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棉花品种改良的机构之一。1916年,芮思娄(Reisner)担任金陵大学农林科科长后,邀请美籍教授郭仁凤(Griffing)来金大指导棉花育种工作,引进了美国脱字棉(Trice),与章之汶等人育成了“金大百万棉”。1925-1931年,金陵大学与康奈尔大学洛夫(Love)等三位教授合作,开展现代作物育种工作,育成棉花、水稻、小麦等新品种38个,留下了一段中美合作的“南京故事”(The Nanking Story)。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1896年张之洞创办的储才学堂最终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1915年后,留学美国获得棉花育种硕士学位的过探先、孙恩麐先后担任校长,开始有组织的棉花育种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棉纱国际贸易,1919年过探先应华商纱厂联合会之聘,辞去农校校长职务,主持棉花育种事宜,育成“过字棉”等新品种。

在原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基础上,1917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1年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在邹秉文“农科教结合”办学思想影响下,开启了现代大学农业科学教育和现代作物育种实践,过探先、王善佺、叶元鼎等开设植棉学课程和开展棉花育种工作。

江苏第一农校棉科1923(右一叶元鼎、右六冯泽芳、右七孙恩麐)

可以说,郭仁凤、章之汶、过探先、孙恩麐、王善佺、叶元鼎等,是中国近现代棉花育种的先驱,即将隆重登场的便是冯泽芳。


二、冯泽芳的九段线:从义乌南京到安阳

我国近现代棉业的开拓、改良和发展的早期,有一批科学家、实业家为之奋斗终生,并形成了中国棉业界的大小三元。“大三元”是孙恩麐、冯泽芳、胡竟良,“小三元”是俞启葆、奚元龄、华兴鼐。这六位都与南农前身有关,其中五位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他们年龄相差十多岁,出生成长于清末民初,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在国外学成归国后,投身棉花学术研究、育种实践和实业发展,把毕业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棉花事业,而其中集大成者当数冯泽芳。

今天,我们沿着冯泽芳人生轨迹的九段线:义乌-南京-南通-美国-南京-昆明-重庆-南京-安阳,来寻觅冯泽芳对中国棉花事业和农业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其中义乌是他生命的起点,南京是他事业的起点,安阳则是他生命和事业的终点。

第一站义乌。1899年2月20日,冯泽芳出生于浙江义乌。冯家世代务农,已有八代没有出过读书人。1906年,冯泽芳进入新式小学端本学堂学习,1913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七中学(现为金华中学)。作为农家子弟,他对农民的疾苦有着切身的感受,认识到要帮助农民摆脱贫穷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918年冬,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杭州招生,其中农业专修科不收学费和膳食费。冯泽芳与同乡周拾䘵顶风冒雪,从义乌步行200多里,到杭州参加入学考试,并双双被录取,一时闻名乡野。

第二站南京。南高师农业专修科在邹秉文主持下,提倡研究棉作。冯泽芳抱着科学救国宏愿,决心为解决农民吃饭穿衣问题而刻苦钻研,出色地完成三年学业,并发表农业文章6篇和译文1篇,成为他农业科学生涯的起点。农业专修科的学长和同学有金善宝、邹钟琳、周拾䘵、胡竟良、杨惟义、王家楫、伍献文等,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农学家或生物学家。1921年冯泽芳毕业时,适逢农业专修科升格为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原专修科学生可补修本科课程。他采用半工半读方式,先后兼任国立东南大学助教、江苏第三农校(淮阴)助教和第一农校助教,1925年获得本科文凭。期间,他积极开展科学试验,发表论文7篇和译文1篇,编著中专教材《天博官网》。1924年,他对来自11个省区112个中棉品种进行研究,列成了完整的中棉分类系统表。1925年,他发表的《天博官网》,首次将孟德尔定律应用于中棉性状遗传研究,成为中国亚洲棉研究的先导。1926年,他与毕业于杭州蚕桑专科学校的义乌同乡孟成玉成婚,此后恩爱一生,并育有两女一子。

1921年6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毕业(中右六位冯泽芳)

《天博官网》

《天博官网》

第三站南通。1927年,经老师孙恩麐推荐,冯泽芳来到江苏省立通州棉作试验场任整理员,后任场长。1929年,试验场升格为江苏省立棉作试验场,冯泽芳任副场长。在总场和南汇、三余分场,他分别做中棉、陆地棉改良和盐垦区植棉研究,发表了《天博官网》两篇论文。在实践中,他深感知识不足,向往出国深造,将来能够提高中国棉花的白度和产量。此时,他的夫人已有孕在身,行前他用狼山公园紫琅亭为大女儿取名为冯紫琅。

第四站美国。1930年秋,他辞去副场长职务,考取康奈尔大学研究生,专攻棉花遗传育种。美洲陆地棉与中国亚洲棉属于棉属的两个不同种,但种间杂交很难成功。冯泽芳以此为题,进行了大量杂交试验,首次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解开了中美棉杂交不育之谜,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天博体育官网天博TianBo》,于1933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1934年,曹诚英将该论文翻译成中文,发表于国立中央大学《天博官网》。留学期间,1932年2月,冯泽芳、马保之、金善宝、卢守耕、管家骥等,在康奈尔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华作物改良学会,次年学会活动移至国内,并入中华农学会。1961年,经金善宝努力,中国作物学会得以再次成立。

第五站南京。民国初期棉纺工业兴起后,曾掀起几次高潮,并设立棉花专门机构,主要包括:1914年张謇任农商总长时成立棉业处,1919年穆藕初主持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1932年邹秉文提议成立中央农业实验所,193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棉业统制委员会,1934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中央棉产改进所等。1933年8月,冯泽芳学成归国,经邹秉文推荐,到南京任棉业统制委员会技术专员。他深入湖北、湖南、浙江棉区考察,掌握棉业实际情况,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1934年4月,冯泽芳任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兼植棉系主任,同时兼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在孙恩麐、冯泽芳领导下,棉产改进所联合中央大学农学院等机构,先后召开了第二、三、四届全国棉业讨论会,孙恩麐、冯泽芳、洛夫、叶元鼎、王善佺、沈其益、周拾䘵等曾担任主讲。

第六站昆明。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及中央农业科研机构西迁重庆。1938年1月,中央棉产改进所并入中央农业实验所,冯泽芳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植棉系主任,主管棉花试验。中农所以西南各省为根据地,在五省设立了工作站,冯泽芳、朱凤美、赵连芳、马保之分别担任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工作站主任,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棉花等作物研究推广工作。在此期间,冯泽芳在云南做木棉研究2年,在陕西做斯字棉推广1年。他认为木棉与海岛棉、埃及棉同种,纤维长,可纺42支以上,建议研究推广。于是,云南省成立了木棉推广委员会,冯泽芳任专家委员,促进了木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估计,推广木棉所得的年产值,比当时国民政府支付的全年农林经费还多出三分之一。

1940年1月,在云南婆兮绵场(左一为冯泽芳)

第七站重庆。1942年8月,经沈其益推荐,冯泽芳回到母校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成为第一位由本校毕业生担任的农学院院长。在重庆沙坪坝期间,冯泽芳除主持农学院工作外,还讲授棉作学、农学概论等课程。他十分注重田间试验,每学期都亲自带领学生到农场实习,手把手地示范。他经常为大学生作演讲,其中《天博官网》,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农业教育家的核心思想,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大学农科生的学习既不同于中小学阶段,也不同于文科等其他学科,农科生要有自动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应有的治学方法是读书、实验、实习和研究。大学农业教育的目标是:要有科学精神,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作科学的研究,利用个人的思想及知识,解决农业问题,贡献给国家民族,以致全人类,也就是“作能够造福全体大众的工作”。他在为农学院研究生所做的《天博官网》演讲中,强调研究生具备的精神有两条:一是独立精神,要不依赖老师,独立研究;二是创造精神,不只是因袭,要能有创见。

1942年8月,冯泽芳回到母校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在重庆沙坪坝期间,冯泽芳除主持农学院工作外,还讲授棉作学、农学概论等课程。

第八站南京。抗战结束后,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复员南京,冯泽芳是以吴有训校长为首的返宁接收南京中央大学的三委员之一,后来长期工作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农学院。1947年2月至1949年3月,他担任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副处长,先后兼任北平分处主任、生产组主任(南京)。1949年春,他曾短暂滞留杭州,当接触到中共派到南京联络科技界的老朋友沈其益时,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毅然决定在南京迎接解放。他治学严谨、关爱学生,鼓励青年学子多做实际工作,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培养的研究生有黄滋康、潘家驹、钟一琴、马家璋、鲍惟钊等。他慧眼识才、举贤若渴,很多毕业生是经他推荐走上工作岗位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仁、棉业界小三元俞启葆与奚元龄、开展罗布泊科学考察的彭加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第五任所长汪若海等。1957年,“北大荒七君子”在临行前的毕业欢送会上,冯泽芳特地走到他们面前,鼓励他们投身祖国的农垦事业。同时,他还鼓励自己的子女到边疆工作。他的大女儿冯紫琅,出生于1931年,和女婿梁甲农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北大荒友谊农场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小女儿冯紫云,1939年出生于云南,1956年去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系学习,毕业后长期工作于新疆,直到1981年因照顾年迈独居的母亲才调回南京农学院。他的儿子冯一民,1934年出生,他根据孙中山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给儿子取名为“一民”,就是做一个老百姓的意思,后来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5年,南京农学院金善宝、冯泽芳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据统计,1955年首批学部委员共233位,其中南农校友有20位,占8.6%,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成就。

1955年,南京农学院金善宝、冯泽芳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第九站安阳。1950年前,冯泽芳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将中国棉区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特早熟、西北内陆和华南五大棉区,一直沿用至今。1955年11月,冯泽芳在北京参加了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制订了1956-1967年十二年的农业科研规划,会上他积极建议成立全国棉花研究所。1957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告成立,6月4日决定筹建棉花研究所,由冯泽芳、陈仁、胡竟良、彭寿邦组成筹备组,冯泽芳为召集人。经过比对考察,决定将棉花所建在棉产区中心的河南省安阳市。8月27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任命冯泽芳为所长。这是他第三次执掌全国棉花改良工作,他满怀热情地投入棉花所建设和棉花科研工作。棉花所地处安阳市东14公里的白壁乡大寒集,条件非常艰苦,简易砖瓦平房盖好后,他就将夫人接到安阳落户。1958年9月,他又在棉花所成立了安阳棉花学院,这是我国唯一的一所棉花专业的高等农业院校。1959年9月22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极左思潮的压力下,60岁的冯泽芳在棉花所寓所不幸离世,被迫离开了他所爱的亲人、同事、学生,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棉花事业。而此时,正是他棉花事业的巅峰,但壮志难酬。

1980年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冯泽芳追悼会,全国几百家机构参加了吊唁活动。金善宝院长致悼词,对冯泽芳一生作了高度评价,悼词中写道:“冯泽芳先生之死,对我国棉花科技界是一大损失,如果他还能活到今天,这二十年的时间,凭他的学识将会对我国棉花科技工作作出更多贡献!”

追悼会前,他的家人到安阳寻找先生遗骨,但眼前一片茫茫棉田,坟墓早已无影无踪,没有人记得他当时被草草地埋葬于棉田何处?冯泽芳先生的遗体,已经永远溶化在他毕生耕耘的棉花地里。“棉田就是他的墓地,棉花就是他的墓志铭!”追悼会后,孟成玉带领全家拍了一张全家福,大女儿捧着冯泽芳的骨灰盒,里面放着“冯泽芳先生棉花论文选集”;小女儿捧着冯泽芳的遗照,这是冯家唯一的一张三代人全家福,也是冯泽芳一家以一种“特别方式”的大团聚。

同学们,冯泽芳先生曾说:“我一生最爱的,一是棉花,二是青年。斯字棉、德字棉和木棉是我的三个孩子,木棉是我新生的小女孩子,我爱木棉同我爱我的小女儿一样。”冯泽芳的一生,是为祖国棉花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祖国棉花事业献身,万古长青,他为祖国棉花事业创造的光辉业绩,将为后人永远铭记。

“大哉一诚天下动,诚朴雄伟见学风”。天博官网120多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前辈垦荒拓宇、后辈不懈求索的历史,是一部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历史,是一部心系苍生、弦歌不辍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今天,我们隆重颁发“冯泽芳奖学金”,既是对这位杰出的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棉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冯泽芳先生更好的缅怀;也是为了对包括冯泽芳先生在内的南农“大先生”们,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不畏艰难、矢志报国的精神更好的传承。

谢谢大家!

编辑:赵烨烨

阅读次数:356